星戰前線從公布開始就廣受玩家的關注,玩家普遍認為這一款作品就是星球大戰題材的戰地。游戲的很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戰地系列的影子。不過就玩法上來說,《星球大戰:前線》跟戰地系列還是有本質的區別,游戲玩法更趨向于EA的另一款作品:《植物大戰僵尸:花園戰爭》。
星球大戰:前線 | STAR WARS: BATTLEFRONT
研發團隊:DICE
發行公司:EA
游戲所屬:PS4, Xbox One, Steam
良品推薦(8/10)
推薦玩家:射擊游戲愛好者,星戰題材粉絲,休閑玩家
+ 上手難度低
+ 武器多樣
+ 豐富的載具設定
+ 網絡要求非常低
- 模式較固定,重復度高
- 沒有單人劇情任務
+ 上手難度低
星戰前線僅含有多人對戰的模式,不過很人性化的是官方制作了非常詳細的訓練關卡。玩家可以通過完成這些訓練任務了解不同角色或者載具的操作,不會讓玩家出現聯機后不知道怎么開飛機的尷尬情況。
游戲的戰斗系統雖然看起來很像戰地系列,但是實際操作以及戰斗節奏和植物大戰僵尸類似。玩家可以自由切換第一人稱視角或者第三人稱視角進行游戲。另外和戰地不同的是星戰前線中并沒有彈道的下墜,所有的玩家使用的光槍只有子彈飛行時間一個屬性。
游戲為了防止玩家迷路,甚至給每個玩家設定了敵人感應雷達。也就是說這個游戲里永遠不會有Camper的存在,玩家們在索敵方面并不會有太多的顧慮。
+ 武器多樣
游戲里雖然不能像戰地那樣自定義武器,載具,不過就默認武器種類來說已經算是非常豐富了。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武器,比如喜歡無腦突突突的就去選擇機槍,喜歡近戰的就選擇手槍等等。不過目前比較嚴重的問題是由于戰場比較宏大,導致遠程武器比較吃香,希望以后會有更好的地圖對武器進行平衡修正。
和花園戰爭類似,每個玩家可以自定義自己的特殊牌組。每種牌組有冷卻時間,隨時可以使用,使用次數無限,非常像花園戰爭的技能。牌組的搭配也造成了游戲玩法的無限可能性。另外,在戰場上還會有特殊的道具可以拾取,拾取后玩家可以獲得隨機的強力道具輔助,比如護盾或者機槍塔。大大增加了玩家們的探索和進攻欲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豐富的載具設定
星戰中怎能缺少高科技載具的加入?目前玩家們使用最多的載具便是戰機和AT機甲了。載具的獲得和戰地系列也有比較大的區別,玩家要去戰場上取得載具點才能獲得載具控制權,然后駕駛載具從地圖遠端加入戰場。
載具的加入將整個星戰前線的戰場立體化,不過也有很大的問題所在。戰場的分化比較嚴重。步兵很難干擾天空的戰斗,而天上的飛機也沒有心思去支援地面。雖然載具加入讓游戲可玩性增加不少,但是真正掌握載具的使用還是需要一定的練習才行。
不僅是載具的加入讓戰場更加激烈,星戰的代名詞:絕地武士也會加入到戰場上輔助戰斗。絕地武士是超級士兵一般的存在,好在其沒有特定的遠程攻擊招數而且容易被集火攻擊。DICE在絕地武士這方面平衡性調整也是很不錯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網絡要求非常低
游戲對網絡要求并不嚴格,這跟游戲的引擎有很大關系。只要玩家不掉線,無論ping值多高在游戲中都不會感到明顯。寒霜引擎對網絡優化還是很合格的,比較適合網絡不是很好的玩家去體驗游戲,所以擔心網會卡的玩家,不要再有顧慮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模式較固定,重復度高
如果讓你體驗星戰前線,前一個小時的游戲體驗絕對是非凡的。但是久而久之就會反感游戲的固定模式。星戰前線的升級進度比較緩慢,玩家甚至需要連續一個小時使用同樣的裝備進行作戰升級才能獲得新的裝備。
而且玩家在體驗過宏大戰場氛圍后,所得的震撼也只是暫時的心里感受,玩久了還是會回歸到突突突的小規模戰斗中,處理自己怎么活對手怎么死的事。模式方面星戰前線給玩家無法帶來持續性的新鮮感,希望DICE會添加新的模式。同時增加升級的速度,方便玩家獲得更新鮮的武器以及技能去進行游戲。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沒有單人劇情任務
如此龐大的《星球大戰》世界觀,《星球大戰:前線》居然沒有劇情任務可以做!排除所謂的“新時代游戲不需要單機”之類的雜談,這個游戲沒有單機著實會讓玩家們感覺非常不舒服。游戲內自帶的所謂的“單機模式”也僅僅是聯機地圖去打AI而已,有點類似老游戲《戰地1942》或者《戰地2》的單機模式。一點劇情都沒有不知道會讓多少星戰粉絲不爽。
A9VG體驗總結
《星球大戰:前線》作為一款FPS游戲絕對是合格的,但是只借助星戰題材而沒有大的創新不知道會讓多少玩家買賬。游戲的耐玩度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想體驗游戲的話,最好先找有游戲的熟人去試玩一下,然后再考慮考慮要不要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