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戰紀》是1999年臺灣鈊象電子(以下:IGS)研發、發行的三國題材橫版動作過關游戲,至今已有十五年之久的歷史。這一次本作作為紀念續作、以免費游玩(F2P)形式登陸PS4平臺,A9VG評測組作為主機游戲媒體對本作進行了一個初步性的評測。
三國戰紀 | Knights of Valour
研發團隊:鈊象電子
發行公司:完美世界
游戲所屬:PlayStation 4
中規中矩(6.5/10)
推薦玩家:橫版動作游戲玩家、情懷玩家
+ 游戲本身素質還行
+ 動作模組比原來更加豐富
- 必須全程在線
- 沒有本地多人
- 游戲定位有問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游戲本身素質還行
游戲本身的素質還是不錯的,當時DEMO中遭到惡評的手感也有不少進步,進游戲的時間的接受度也要高了不少。剛進入游戲時的開場動畫的制作水平還是挺不錯的,只可惜實際游戲中的建模水平只能說一般。
不過相對于原來2D的點陣畫面,本作的進化其實還算蠻明顯的了,拋開建模和貼圖的精細程度來看其實沒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場景制作也算精良,還有不少細節。有些地圖有設計一些街機上經典的機關,雪天情況下的話就是重復性太高。人物設計雖然不算特別有特色,但基本還原了特點。
敵人的種類雖然不算多,不過有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在攻擊前都會閃白光,不知道是不是普通難度的問題。有些BOSS在后期就是雜兵,大將戰前的BOSS種類也基本都是之前就出現過的敵人,連行動模式都一樣。
道具系統依然存在,只不過感覺這一作的道具使用比較無腦,而且攻擊性道具可以在銀兩商店買到,便宜不貴又好用。需要吐槽的就是道具系統用右搖桿選擇感覺挺別扭的,不過這也是個人習慣問題。
+ 內容比原來更加豐富
相比街機版的《三國戰紀》,本作的動作模組增加了非常多。不過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對原來的街機玩家沒有了搓招的感覺,不過這點見仁見智。
在技能選單中可以用升級獲得的技能點來解鎖更多的技能,有些技能還會有一些階級,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分配技能點。但是要是后期想更改技能點分配的話只能課金購買技能重置卷,因為技能的階級跨度之間要求的等級梯度比較大,要再改的話恐怕就是相當后期的事了。
在本作中另一個重要的要素是裝備的潛能覺醒,能力非常多樣可以直接影響玩法。只不過我個人是不喜歡這種裝備系統,而且剛開始拿到的低級裝備就算鍛冶了以后,出了高級裝備馬上就能替代掉,就算分解了也不會吧幻武晶還你,雖然也不是什么難刷的東西。
最后每個武將都有四套服裝十二種配色,雖然就我來說希望把這個精力放在出新武將上。
- 必須全程在線
游戲必須全程在線,開始就會讓你選電信網通,剛開始一看還覺得挺體貼的,原來陰謀在后面……你進入游戲的速度和聯網的速度有關,網絡不好的話基本告別這款游戲,酣戰中途被家里的貓碰翻了路由也得重頭再來。
- 沒有本地多人
既然要接著街機版《三國戰紀》的招牌推出續作的話那必然不能少了多人游戲模式。PS4版的《三國戰紀》確實有,但是只有線上多人。既然要還原當時在街機上的感動,卻沒有本地多人聯機算是怎樣的烏龍?在線多人的話也有網絡這個因素,雖然網絡要差的話連單人游戲都別玩了。
- 游戲定位有問題
這游戲要只是一個街機游戲或者智能平臺的游戲的話那還算不錯,一拉到PS4平臺上總覺得這運營模式十分的怪異。HP不回復與死后續幣在街機上可以理解,但主機玩家并不會對這種運營模式買賬,直接標明一口價的接受度也要更高一些。雖然說半個小時回復一個復活玉,但我不對現在玩家群體的耐心有特別高的信心。
再說游戲從街機環境到PS4環境上的過度,IGS在采訪中是說將原來2D的打擊感在3D環境下還原,但游戲方式都是2D橫版,畫面上的打擊感我覺得不是什么大問題。在DEMO之后打擊感也好了不少,就是鍵位設置和操作實在不適合DS4,連續兩次輸入方向跑步也是用搖桿時會比較自然的玩法。
一開始的時候關羽是可以免費使用的武將,每周有一個限定免費的武將可以使用,一共六名武將。之前的采訪也確認會追加更多的武將,而這種手游模式真的不討主機玩家好感,就算是原來街機版也可以選擇其它的人物。
A9VG體驗總結
本作的總體素質雖然并不像一些玩家口中所述的那樣過于慘不忍睹,但這種運營模式和主機玩家平時接觸的也基本上是另一個世界的游戲。就和文中說過的定位錯誤一樣,這個游戲要是手機或者街機上的游戲的話可能反響也不會那么慘,目前能改進的還是多增加關卡、角色以及本地多人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