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巫師3》中吸血鬼種族究竟是怎么樣的一個種族呢?今天小編帶來會員“bellic001”分享的《巫師3》血與酒DLC吸血鬼種族解析,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重復下獵魔人世界吸血鬼的基本設定:按照精靈和矮人等本地居民的文獻記載,吸血鬼種族和人類是上一次天球交會時一起從其他世界遷徙來的.人們通常稱呼的吸血鬼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個物種,諸如夜翼魔 翼蝠魔等形似蝙蝠的原始吸血生物.或吸血鬼女 卡塔卡恩等具備一定魔法及智能的吸血生物 都統稱為吸血鬼.而人們對于高階吸血鬼的理解更像對巨龍一樣認為其只屬于傳說中的生物.
血與酒DLC吸血鬼的拓展設定:人類和吸血鬼天種族原本也不屬于同一個世界,在上一次天球交會時期同時以外來者的身份進入如今的獵魔人世界.然而不同的是不同于人類成千上萬的進駐數量,真正意義上的吸血鬼(高階吸血鬼)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數量少得可憐.導致其從種族到個體都有強烈的孤獨感.血與酒的2位重要人物狄拉夫和雷吉斯都屬于高階吸血鬼,所以高階吸血鬼的故事基本就是DLC主線的70%.
下面主要分析高階吸血鬼:(下文的吸血鬼即高階吸血鬼)
1.歷史與現狀:對于穿越前的吸血鬼歷史基本是一片空白,吸血鬼種族進入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據點就是現在叫做陶森特公國的土地.整個吸血鬼部族分為伽藍沙 阿倫姆 淘迪特 等部落開始探索這個世界.在和人類同時進入這個世界的初期 吸血鬼憑借其強大的能力不止捕食甚至牧畜化過部分人類.而隨著人類能力和勢力的發展 吸血鬼極少的數量(這個世界的吸血鬼貌似沒有能力繁殖或者同化之類的能力創造新族人)就導致其不可能同整個人類勢力正面對抗.因為雖然人類不能真正意義上殺死吸血鬼,但吸血鬼也沒有能力(意愿?)摧毀整個人類文明或者滅絕人類.所以有了吸血鬼千年來低調的行事風格.而現今吸血鬼的種族聯系十分淡泊 各大地區由各地區的長老進行管理.而所謂的管理也十分松散.只要不觸碰"紅線“ 長老是不會介入各吸血鬼的各自行動的.”紅線“的標準也因人而異.
2.能力:首先就是雷吉斯從一團漿糊詐尸到大活人的再生能力把百歲老狼都驚到了.其次雖然有陶森特本地吸血生物稍多這一特點,不過狄拉夫單只吸血鬼的使役魔幾乎就能屠掉一個小國家的能力不可謂不強.個人戰斗能力方面最終BOSS戰 狄拉夫 3形態全面展示了普通吸血鬼的作戰方式. 而長老吸血鬼的戰斗力目前只能用???來表示. 單是其身體能力方面的行動速度已經完全超越獵魔人的反應速度.主線選擇暗影路線的話 可以調戲下長老.長老會殺白狼一次半死.而選擇進了童話世界在主線完結后再單人去山洞調戲長老的話 進門就會被長老直接秒殺出讀檔畫面.從整個系列登場人物戰力方面來說長老估計只排在鏡子后面,鏡子全程在玩,而且話癆.長老可是多問1句直接BAD END的.(想起本體破碎之花任務那只卡塔卡恩居然敢自稱高階吸血鬼,是諾維格瑞沒管事的么
)
3.狄拉夫和雷吉斯:
狄拉夫從劇情上來說 是DLC中最大的餐具.被從頭賣到了尾.狄拉夫與人類社會交往的經驗相當的淺 從擦鞋的片段可以看出其心性如同人類孩童一樣 好惡十分明顯.奈何碰到的第一個女朋友就是黑得不行的席安娜 被拋棄后又因其吸血鬼能力拿來當刀使.狄拉夫發現被涮了之后 甚至還是給皇室3天時間求個解釋.而其屠城威脅因這個時代人們對高階吸血鬼能力認知的匱乏,被當成嚼點大蒜或者木樁插心 至多請個獵魔人就解決的小妖怪.女公爵完全就無視了.說實話個人覺得游戲劇情在這個時候開始分歧路線選擇比較好,幾句話劇情就跳過了這3天 直接演變成了屠城事件 國家性恐怖襲擊基本是洗不回來的 編劇這時候已經就把便當盒塞給狄拉夫了.
雷吉斯 通過血與酒主線CDPR基本把這位原著小說中白狼的老朋友介紹得很詳細了,一位深入了解和努力融入人類社會的吸血鬼.游戲里雷吉斯床頭的隨筆里有一段話“我努力活得像人類一樣,這代表我在人類和同類間,都感到不自在.或許我犯了個大錯”.從最后一句看雷吉斯也對這種生活方式內心有掙扎,但在白狼(人類朋友+社會責任)和狄拉夫(同族+半個血族+救命恩人)攤牌的的最后關頭,雷吉斯選擇了前者.最后還很決絕的以不惜被同族唾棄的方式補刀了狄拉夫.
最后感覺吸血鬼隱藏的主題是孤獨感:被困在這個人類主導的世界的高階吸血鬼是永遠的孤獨者,他們已經放棄對抗人類文明.但內心深處又不愿和這些他們曾經視為家畜和飲料的“低等生物”正面交往(高階吸血鬼喝血不是必須的,血液對它們就像酒精對人類一樣 是奢侈品和消遣 又一個血與酒).有些潛入了人類社會,但作為一個異類 每時每刻都要背負露出馬腳時 被身邊熟悉的人驚恐地呼喊為怪物的疏離感.有些選擇了與世隔絕,譬如長老 已經徹底隔絕了和外界的交流,很少有東西能觸動長老的神經 除了能回歸吸血鬼世界的”門“.長老已經在門 前等了無數年,往后也會無數年地等下去,等待回歸的門再度開啟.這個2種生活哪種孤獨感更強只有當事人能理解了.獵魔人是常人眼中的異類,吸血鬼更是異類中的異類 雷吉斯和白狼的交情中 異類的認同感也許占了一部分.
(本文作者為bellic001,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