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鏡頭:身著奇異太空服的男子,雙眼緊閉,拈花盤腿,宗教與科技的混搭正令人錯愕;下一個鏡頭:裝載頭顱的頭盔瞬間騰空,伴隨推進器的火焰,男子身首徹底分離開來,錯愕中又讓人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是 Headlander 首款預告片的開頭,而這種無厘頭風格也一直延續(xù)了下來。
Headlander 創(chuàng)意誕生于 Double Fine 內部類似 Game Jam 的活動 Amnesia Fortnight,活動通過不設限地鼓勵員工大膽想象,目的在于開發(fā)出極具創(chuàng)意的游戲原型。啟發(fā)自 20 世紀 70 年代的科幻電影,Headlander 誕生于曾主持開發(fā) Stacking 的 Lee Petty 之手。從最初的簡陋原型出發(fā),在一顆頭顱作為主角的設定下,玩法和背景得到不斷擴充,最終呈現(xiàn)出一款瘋狂但迷人的 70 年代科幻片風格的游戲。
成品最終為一個復古未來主義背景下的橫版卷軸動作冒險游戲。作為宇宙中唯一確認存活的人類,準確來說,是一個與身軀分離孤零零的頭顱。玩家在一艘被棄的飛船里醒來,在頭盔里陌生聲音的指示下,開始在這個世界里探索和冒險:拼湊自己的過往,發(fā)現(xiàn)背后的真相,打敗幕后的大反派,順帶拯救一次全人類。游戲劇情聽上去經典俗套,但勝在特殊的風格和玩法上。
迷人的復古未來風格
啟發(fā)自復古未來主義藝術和 70 年代經典科幻電影,劇情上游戲就直接借鑒了 1972 年的《逃離地下天堂》(Logan's Run), HeadLander 自一開始就將帶有復古未來主義的科幻電影性質:實驗性強、粗獷、生猛,風格怪異卻自有一種迷人魅力。
復古未來主義簡單來說,就是在現(xiàn)在想象過去的未來,從而構造一個虛構的平行未來,以此探索人類與科技的關聯(lián)。游戲很好地把握住了這種風格,將復古時代元素與未來科技元素緊密結合,營造出了游戲所獨有的迷人質感。在游戲中的未來世界,人類在太空建立起美好家園,不過正如眾多科幻電影的劇情走向一致,烏托邦表面之下總隱藏著風險。在電子自動化程度極高的未來,人類將思想儲存在機械軀體中,這被一臺瘋狂的超級電腦所利用并控制。我們的主人公需要面對機械大軍的圍剿,奮力到達系統(tǒng)中心戰(zhàn)勝最終的大反派。
在 70 年代科幻片框架下,游戲的場景、人物、環(huán)境,都營造出一種奇特的質感:古怪卻有趣。你可以看到穿著打扮嬉皮化的電子市民,類似上世紀閃著迷離的光的 Disco 舞廳,大片綠植點綴其間的科技工作室。而電影顆粒質感和明亮色彩鋪陳的美術風格,使游戲整體呈現(xiàn)出一套奇特而統(tǒng)一的獨特美學。
新奇的嵌套分離玩法
科幻電影怎么能沒有主人公呢?這個會飛的頭顱的確奪人眼球。在這樣的主角設定下,延續(xù) Stacking 不同套娃的嵌套分離玩法,Headlander 發(fā)展出了自身的新式玩法:同一個頭顱來占據(jù)不同軀體。
玩家可以借推進器控制頭顱飛行移動,或者與任何端口對接從而實現(xiàn)控制。而游戲中你幾乎可以控制所有的電子設備:從機械市民、機器警衛(wèi),到炮塔、電腦端口,甚至是機器狗。而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特殊能力:警衛(wèi)能發(fā)射激光進行攻擊,立體機器人能解鎖地圖,機器狗則能穿過小洞。行動嚴重受限的玩家,需要靈活地在頭顱和軀體控制間切換,開啟機關越過障礙到達目的地。游戲戰(zhàn)斗則更需要利用好這項技能。無處不在的機器警衛(wèi)是最重要的敵人,玩家占據(jù)其身體進行近戰(zhàn)或遠程攻擊。但軀體與頭顱的血量是分開計算的:頭顱能自由飛行,但移動緩慢笨拙,血量可以自動回升但損耗速度極快。軀體的血量無法回升,在一具電子軀體血量耗盡后,玩家需要盡快轉移到新的軀體。游戲因此鼓勵玩家不斷進行軀體轉移,也提供了足夠多的終端以供選擇。
戰(zhàn)斗因此存在多種可能:玩家可以靈巧地利用掩體進行躲藏并戰(zhàn)斗,將敵人一一擊敗倒;也可以采取近戰(zhàn)徹底擊毀對方;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讓頭顱飛行,吸開對方的頭顱,從而控制他們的軀體;甚至你可以選擇正面迎接攻擊,讓身體受損自爆并傷害到對方,如果你的頭顱能及時逃開的話。
激光取代槍支成為游戲中的基本武器,除了長距離射擊,激光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反彈,按照警衛(wèi)等級的逐步提升,發(fā)射激光的數(shù)量、效果和反彈次數(shù)也依次提升。玩家在躲避傷害的同時,可以通過反彈功能來解鎖門禁,或者擊垮敵人。而在游戲后期,滿屏都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激光,像是一款熱火朝天的彈幕游戲。
警衛(wèi)按照六個顏色分為六個等級,隨著游戲的逐步深入,不同門禁所需權限依次提高,警衛(wèi)火力也在不斷加強。玩家需要不斷占據(jù)更高等級的警衛(wèi)軀體以使用其能力,也需要不斷進行自我升級和改造。
在類似銀河戰(zhàn)士惡魔城的游戲場景中,玩家在不斷往返的探索、解密和戰(zhàn)斗中,可以發(fā)現(xiàn)收集要素,或者接下支線任務,在獲取足夠的技能點之后,可以在固定點進行升級。伴隨技能樹的不斷生長,在翻滾、沖刺等基本技能外,頭顱逐步學會在空中將其他終端和軀體分離,或在激光束中搭建起防護罩來反彈傷害,以此應對不斷升級的威脅。
遍布的經典美式幽默
而伴隨整個游戲進程的,是貫穿其中的美式幽默。正如 IGN 所言,這可是一款 Double Fine 開發(fā)的游戲,故事、對話、動畫、場景里該有的雙關、調侃、嘲諷、吐槽,甚至是屁滾尿流、嬉笑謾罵,可一點都不會少。主創(chuàng)也承認在 Headlander 中藏了許多好玩的東西。
游戲一開始,玩家醒來時想要說話時,耳邊的聲音幽幽補上一句:不用嘗試了,你沒有喉嚨。而當頭顱對接到第一個身體后,經典的好萊塢英雄主角動作開場上演了,略帶夸張的搔首弄姿:擺手,叉腰,轉身,最后在襠部打上閃亮的光,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結合頭顱的獨特玩法,游戲體驗也極其有趣,許多嘗試也許不起作用但相當好玩:你可以當一個妙齡女郎,在舞廳音樂聲中盡情地扭動腰肢;也可以當一個掃地機器人,排氣前進就像是在放屁;或者當一個站立不動的雪人點唱機,自得其樂地唱起歌來。不同的機器也都有著自身的特點。比如當你拆除立體機器人的頭顱時,它們會用機械音可憐巴巴地說一聲:“你好壞”;又或者是門禁系統(tǒng)的女聲在你艱難通過之后,會不耐煩地絮叨一句:“干嘛要煩我”;而跟被遺棄的掃地機器人對話他則會向你抱怨幾句。
而一開始就在玩家耳邊不停絮絮叨叨的 Earl,在向導和同伴的身份之外,在深沉渾厚的男中音一本正經的講述中,不帶表情的調侃吐槽帶上一股濃濃的冷幽默,不禁聯(lián)想到 The Deadly Tower of Monsters 中那個令人愛恨交加的畫外音,兩者各有其妙。
那這部效仿 70 年代科幻片的游戲講的到底是什么呢?頭顱最終會找到什么?也許一直通話的聲音就是幕后 Boss。不過跟那顆怪異的頭顱相比,其他的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這個炎熱的盛夏,不妨體驗下這部游戲:瘋狂,混亂,但生動,有趣,渾身透著一股好玩勁。我甚至都把配套電影標題都起好了: The Ultimate Head Tr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