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team中國公布起,這個項目便給人一種如霧里看花般的朦朧感?,F有的Steam玩家無不對這個“特供版”表達擔憂,驚恐于這個官方版本的上線,會導致“國”將不國——和世界連通同步的Steam國區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閹割了海外游戲和網絡服務的新平臺。
這種擔憂是有跡可循的,那主要來自于國內愈發收緊的審批制度。不管是索尼和微軟這些外來和尚,還是騰訊這種本地僧,都繞不開審批這道檻,過審證明就像一張通行證,沒有它哪都去不了。而在如此嚴格的審批制度面前,Steam上的絕大多數游戲均難逃一劫。
比起Steam中國到底是什么,顯然大家更關心的是現有的Steam服務會不會受到影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消息指出Steam中國上線后,原本的Steam國區或Steam的其他服務將不復存在(或者說無法再繼續訪問)。倒是早前在完美世界和Valve的公告中,對這個問題做了表述,“Steam全球已有的運營與服務不受影響”,而這其中應包含國區業務。
從Valve的角度出發,無論如何Steam中國也不該是取代Steam國區的存在。去年借著《絕地求生》等作品的東風,Steam獲取了數以千萬計的新增用戶,其中近3分之一來自中國。盡管大多數中國玩家的戶頭上只有《絕地求生》或《Dota2》,但從絕對數量帶來的消費潛力上來考量,一個如此龐大的群體也無法被忽視。
∧除了社區和部分邊角功能,Steam國區的狀態已經十分完備
如果說啟動Steam中國是被政策倒逼而做的權宜之計,那倒也無可奈何;若非如此,那么Steam中國和Steam國區并行的設想,就不該是一種奢求。只是除了基于常理的考量,能夠支撐這種想法的支點,總還是少了一些。不過在近日的新聞中,我們似乎又找到了一個。
CJ期間提到Steam中國的,除了完美世界的高管,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
4號舉辦的全球電競大會上,徐炯介紹了Steam中國落戶浦東的概況,關于其定位,除去為中國游戲開發者提供更大的舞臺外,還有一點,便是冀望于Steam中國成為我國的電競游戲聚合地。這有些意外,原來這個項目還搭上了電競的順風車。
電競是電子游戲競技,聚合地可以理解為提供聚集的場所。這個解釋看上去有些摸不到頭腦,因為類似的詞語從未用到過Steam身上。
Steam是售賣游戲及提供相關服務的平臺,而Steam中國則要在官方指導下成為電競游戲聚合地。這個新的定位將兩個產品擺到一對平行線上,也許這會成為兩個產品并行的一個緣由。
∧Steam中國的PM招聘啟事,要求了解中國政府的內容審查合法性(點擊查看大圖)
不過站在完美世界的角度,他們可能只是想借用風頭正勁的電競概念為Steam入華厘清障礙。徐炯這一席代表官方的表態,則仿佛讓人瞥到了完美世界那別在腰間的尚方寶劍。有其名未必務其實,Steam作為電競游戲平臺在技術上是有保障的,DOTA2和CS:GO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經驗,但貼上“電競游戲聚合地”標簽的Steam中國,是不是真的要以電競為核心來發展,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完美世界CEO蕭泓在高峰論壇上闡釋了Steam中國的兩層積極意義,其一是以更低的門檻吸引更多用戶;其二是幫助國內游戲開發者走出去。同時他也表達了穩步推進、不急于求成的態度。兩層積極意義是可見的,但對于“不著急”這件事,也許那未必是真心話。畢竟對標的Wegame正以火燒麥田般的速度圈地,Steam中國要想與其分庭抗禮,還需盡快完備準備工作,盡早上線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