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一個美麗的加勒比海島之國,卻是全美洲唯一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雪茄、朗姆酒和音樂成為了當地特色和經濟來源。雖然毗鄰科技大國美國,但經濟發展卻相差很遠。甚至在2015年6月,古巴政府終于宣布在16個城市建立共共35個公共無線熱點(WiFi)區域時,才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接觸到網絡社會。正是由于當地的互聯網的開放,古巴的第一款獨立游戲Savior于近日正式進入到了全世界玩家的視野當中。
游戲團隊
這款藝術風格和玩法上別具一格的游戲是由來自古巴的獨立游戲團隊Empty Head Games。這個團隊的創始人是Josuhe Pagliery和Johann Armenteros,倆人曾經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的藝術博覽會上展出了一件藝術作品Destroyer,雖然這件藝術品并不是游戲,但作品大獲好評激勵他們將這部作品制作成游戲。不久之后,他們與其余三位成員共同組成團隊所便誕生了。
來自古巴的味道
Savior是一款2D橫版動作冒險游戲。手繪的人物和場景都帶有著超現實主義的色彩。鬼怪的廢墟和虛幻破敗的場景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瀕臨崩潰的世界。在這里,我們將接觸到一位被偉大神明拋棄的小神仙、一個在小神仙夢魘之中反復出現的孩子、曾經被神明遺棄后自暴自棄的老神仙Nebro以及讓這個世界走向滅亡的罪魁禍首Bleeders等具有鮮明特點的人物。而這些人物和場景的設計取材于漫畫書,色彩的部分則參考了彩繪玻璃的搭配效果,共同塑造出一個獨特的世界。
此外,在游戲的故事上,制作團隊將宗教中的神明加入其中,講訴了在破碎世界里,一位被神明放棄的小神仙為了重獲神明的信賴,因此走上了打敗邪惡勢力恢復世界秩序的冒險之路上,隨著冒險的深入,它將被卷入更為復雜的事件當中。通過這些故事,制作人似乎想讓我們體會到一種“Lovecraftian horror”的感受(Lovecraftian horror:源于美國作家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在其小說中所描述的一種強調人們對未知宇宙無法理解而產生的恐懼感)。
雖然在簡短的視頻中,我們只看能看出游戲的基本的游戲玩法概念,而更多具體的細節并未提及,不過制作人在眾籌網站Indiegogo上還是透露了一些信息。我們可以了解到當遇到怪物或者有交互點時,我們首先需要啟動一個擴張環來選擇一個物體或攻擊一個生物,一旦選擇了項目或敵人,在主角頭上的光環將閃爍特定的顏色命令,這時必須快速按下正確的按鈕才能成功執行相應的交互動作或攻擊,同時還要隨時準備著應對更加考驗腦力和反應能力的機關和敵人,但實際的玩法到底如何,還要等待游戲完成后再來考量。
困難重重的開發之路
Savior作為古巴的第一款獨立游戲,能登上美國的第二大眾籌網站Indiegogo要歸功于作為半個邁阿密人的古巴籍制作人Josuhe。雖然說古巴和美國在2015年恢復了建交關系,但是Indiegogo還是對古巴的網絡訪問設立了限制,因此他將在眾籌活動期間留在美國以確保項目能正常進行。
但是其他留在古巴的開發團隊的成員卻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對此,Josuhe也流露出了些許無奈,他說道:“我們目前只能使用有限的資源和過時的硬件,想要接觸到世界其他國家的游戲網站和社區是非常艱難的,就連簡單的瀏覽一個網站,都只能去某些城市中那一小部分的公園蹭WiFi”。
游戲在Indiegogo要籌集1萬美金的開發資金,而就在眾籌項目發起的第三天,就得到了超過100名玩家共計9000美金的支持。
“對我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款游戲,它還是一個向全世界展現古巴人文風貌的機會。這是我們的機會,這也是為古巴的游戲市場創造機會,我們還希望這樣的獨立游戲能成為國家科技投資的新模式。而目前,我們會積極克服網絡問題,畢竟我們得到了Indiegogo各位支持者的幫助。”Josuhe說道。據悉,游戲經過一年多的策劃研發已經初現雛形,如果順利拿到這1萬美元,他們將會在2017年2月推出游戲的第一個Demo,改版本中將包含游戲的序章"The Boy Who Was Born to Die”并登陸PC和Mac,而支持過他們項目的玩家將會在三月份受到相關的游戲回饋。
游戲的眾籌計劃在11月底結束。一切順利的話,他們將于2018年正式推出完整的8個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