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近來有不少游戲以技術元素作為主要的內容題材和玩法。比如,這款以太空飛船為主要游戲場景,與智能 AI 孤獨相伴的第一人稱冒險游戲 Event[0],以及近期steam熱門游戲榜單中能夠一款以游戲開發為題材的經營模擬游戲:Mad Games Tycoon。近期還有三款帶有濃郁的技術元素的游戲即將上線:為深圳龍騰公司芯片編寫程序的 SHENZHEN I/O,扮演網警窺人隱私的 Mainlining,模擬黑客生活的多人在線游戲 hackmud,都是無論從表現形式到內容都頗為引人注目的作品。我們還將關注兩款嘗試將程序語言學習進行游戲化的作品:教你學習 html 和 css 的 Super Markup Man,以及蘋果最新推出的通過游戲場景指導玩家編程入門的 Swift Playground。
此外,國人同人 AVG 團隊夜兔帶來的 AVG 作品 PRICE 剛剛免費上架 steam,這款游戲在國內的同人游戲玩家圈子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登陸 steam 平臺則是團隊的首次嘗試。歡迎大家嘗試這款作品:
題圖游戲:Event[0]
這款來自法國學生團隊的游戲 Event[0] 僅僅從名字也能感受到濃濃的科幻味道。
受諸如《2001太空漫游》之類的經典科幻作品啟發,本作是一款舞臺設定在太空飛船上的以敘事作為主要驅動元素的第一人稱冒險游戲。
在廣袤無垠的太空中與主人公相伴的,僅有一位名叫 Kaizen,具有虛擬人格的 AI,整部游戲也圍繞著與 AI 的互動展開。
盡管這款使用 Unity 3D 的游戲擁有相當不錯的畫面表現,場景細節和渲染都十分用心,但整部游戲的主要玩法并不同于前段時間我們介紹過的《圖靈測試》那樣是一個類傳送門的第一人稱解密游戲,而是主要由敘事來進行驅動,其他的操作較為有限:
玩家可以通過飛船的終端,透過一臺仿佛來自《輻射》式晶體管朋克世界的老式 CRT 顯示屏,與 AI 進行交流,而 AI 能夠通過玩家的輸入內容程序化地生成超過 200 萬行的對話。玩家在游戲中的處境有賴于同 AI 的交流情況,例如,得罪 AI 后很可能被它利用太空飛船的機關設法害死。此外,游戲中的諸多秘密和探索要素也需要在交流之中逐步發掘。現實中的 AI 當然沒有進化到能夠和人類完全自然交流的程度,本作中的 AI 盡管在設定上具有人類感情和高等智慧,但與之交流的玩家仍然能夠感受到對方只是設定好的程序,它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準確回答你的全部提問,所謂的交流能看出背后存在有跡可循的腳本控制。但是,如果沿循規游戲提示的思路與其進行交流,專心沉浸在故事之中,還是能夠獲得相當不錯的代入體驗。
總的來說,AI 系統囿于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水平,擬真程度只能說剛到差強人意的程度,但煞有介事的交互方式,閃爍著熒光的老式 CRT 顯示屏,除了自己空無一人的太空艙,非常成功地渲染出了獨處太空的孤絕氣氛。
本作也包含一些聊勝于無的解密要素,但本作基本上可以看作一部注重氣氛營造的文字冒險游戲,其主線較短,如果玩家對 AI 的對話生成系統并無深入研究的興趣,主要流程可能只比 steam 限定的退款時間稍長(2~3 小時),加之游戲偏昂貴的定價(美區 19.9 美元),也受到了一些玩家的詬病。
對中文玩家的另一個障礙來自語言:由于本作的表現形式用到了大量的英文輸入,不太可能出現比較完善的中文版本,對玩家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要求。
盡管失之平淡,但仍然推薦那些喜歡通過終端進行交互這種非常 geek 范的游戲形式,對太空科幻題材或晶體管朋克非常偏愛的玩家嘗試這款需要大量文字輸入的劇情向科幻游戲。
Mad Games Tycoon
作為玩家,大概總會冒出自己也來開發一款游戲的念頭。indienova 站內也為大家提供了很多游戲開發方面的資料。但是,游戲制作畢竟是一件需要系統學習和大量時間精力投入的活動,真正從玩家轉為開發者的情況寥寥無幾,不過,沒能掌握魔法的麻瓜們還可以通過玩相關題材的模擬游戲來感受游戲業界的情況,比方說,今天介紹的這款:Mad Games Tycoon。
相比開羅同題材的名作《游戲發展途上國》,或者同在 steam 熱賣的同題材作品,本作的內容豐富程度恐怕當之無愧為其中魁首。在游戲中,從一個小游戲工作室做起,你可以一步一步將業務全方面地向游戲產業拓展,玩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自由選擇方向:無論是專注于鉆研技術,以賣游戲引擎和外包項目為生,還是拓寬游戲業務,發展自己的IP,都有非常耐玩的豐富內容可供發掘。
本作首發即帶有簡體中文,中文文本較為通順流暢,但可惜摻入了大量網絡流行梗,對比英文原案會覺得不夠忠實原文。作為一款經營模擬類游戲,本作具有相當的毒性,很容易砸入大量的人生,想要嘗試的讀者請謹慎安排游戲時間。
SHENZHEN I/O
這個怪兮兮的以深圳拼音加上計算機術語作為名字的游戲其實并非國人作品,而是來自 Zachtronics 工作室。倘若對這個名字尚感到陌生,那么提到他們之前的作品: Infinifactory,TIS-100 以及 SpaceChem,應該有不少讀者會有印象,這是一家專注帶有編程元素的生產線/物流系統設計這類小眾游戲的工作室,截至到現在發布過的幾款作品都堪稱經典,本作雖然尚未正式上線(預計10月7日),但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情報來看,足以讓人非常期待。
目前 KickStarter 上許多電子類產品的眾籌項目都來自深圳,游戲之所以能以深圳為名,大概也和其作為世界級的電子用品加工中心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不無關系。本作中虛構了一家名為深圳龍騰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你將作為其雇員,為其設計電路,并為芯片編寫程序,這也即是游戲的兩大主題。以該工作室一貫的風格來看,本作應該也包含一系列解密關卡作為主要游戲內容。但 steam 頁面信息中也特別提到:本作中的沙盒模式允許玩家自由靈活地設計簡單的軟硬件。本作還加入了一個老版 Windows 自帶的經典游戲紙牌作為彩蛋,并在游戲信息中特別說明:“工程學難免遇到艱難,閑暇時不如玩玩紙牌”,非常黑色幽默。
Mainlining
Mainlining 是一款像素風格,黑客題材的點擊冒險游戲。正式版尚未發布,但已經放出了免費的試玩版本。
本作最令人嘖嘖稱奇之處在于其以像素風格對 windows XP 風格的操作系統惟妙惟肖的模仿。初進游戲的藍屏甚至讓遠看筆者屏幕的小伙伴誤以為電腦真出了故障。
在內容題材上,本作和 indienova 前段時間推薦的 replica 有相似之處,同樣將視線聚焦在了信息時代的個人隱私之上,游戲甚至特意引用了來自 Edward Snowden 的一句話:
那些說這個時代沒什么事情能藏得住因此不必在乎隱私的言論就好比因為無話可說而徹底放棄自由發言的權利。
不同于多數黑客題材的游戲,這次玩家扮演的角色不再是躲在暗處炫技的黑客,而是一名遵從政府指揮辦事的網警。玩家所在的機構能夠肆意探詢他人隱私,而玩家扮演的角色的工作即是偵查人們的網絡活動來判斷是否存在違法勾當,并給予相應懲罰。
犀利的題材,精心打造的電腦沙盒環境,點擊冒險的經典玩法,具有親和力的像素畫風,這是一款相當具有魅力的作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馬上去嘗試它的免費 demo 版本,正式版本近期也會上線哦。
hackmud
同為黑客游戲,也同樣用游戲系統模擬了電腦沙盒,這款使用全角字母英文 hackmud 作為名字的游戲相比模擬老式圖形界面的 Mainlining 看起來要更加硬派得多。
這個英文名字差不多也已經揭示了游戲的主要內容,這是一款在類似古老的 mud 游戲一樣的命令行界面下進行的黑客游戲,盡管是純粹的命令行界面,但本作使用了十分斑斕的色彩,視覺上倒并不令人乏味。
本作的多人在線游戲標簽非常值得關注,同類游戲諸如 hacknet 或者 uplink 等均為單機游戲,游戲流程主要靠精心設計的解密內容和層層推進的敘事劇情來推進,本作提供的模擬環境似乎相較之更為開放,允許玩家互相駭入對方系統,因此,本作是否能夠在模擬、趣味和難度之間做到平衡,尤其令人關注。
本作將于本月 22 日上線,希望是一款內容飽滿,設計扎實的佳作。